您好,欢迎您来到在线捐赠平台。 客户服务 登录 注册 去往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官网

项目推荐

奥运赛场再耀眼,都不如这里让他们着迷……


在贵州威宁大山里,深藏一位乒乓球大神,他就是妥打小学的体育老师何老师。



体育课上,何老师最喜欢教孩子们打乒乓球,示范时,无论横版直板,推球挡球,优良的技术和流畅的球路,总能牢牢的吸引着孩子们羡慕不已的双眼。


除了包下了全校六个年级六个班的体育课,何老师他还兼任思想品德、语文及加油课老师。而妥打小学不仅是他的母校,也是他师范大专毕业后回村执教的单位,19岁至今,一教就是11年。


此外何老师还有一大爱好,爱跟学生一起打,一言不合就来一场PK也是常有的事!


不仅如此,篮球场上也经常看见混迹到学生堆里的何老师。


这么看来,何老师真是一个与学生平等同乐的好老师!


而他本人却说,这样师生同乐的“日常”,其实刚开始不到一个月。


1


5月底的威宁正值雨季,这样的晴天是罕见的。而当天,何老师的课表也因天公作美,有了临时的调整,给五年级班补上了前一天耽搁的体育课。



不仅阳光“贵如油”,学校的这片操场,对何老师和全校学生来说,来的更为弥足珍贵,相当不易。


因为之前经费不足,学校的操场多年来都是坑洼不平,下雨泥泞,篮球架和篮板均脱落的。


孩子们下课习惯了把篮球架当“单杠”


直到今年4月29日,妥打小学新建的阳光操场才真正可以使用。水泥地板+崭新篮筐,全校师生一下子都乐疯了。


这一变化,何老师最是激动喜悦。新操场一来,他多年来储备的体育技能和知识终于能派上用场。体育课上,他开始带着孩子做热身,准备尽可能多的运动器材。



篮球场和乒乓球台是最“高大上”的运动设备,此外他还会准备集体跳绳的大麻绳,以及女孩爱玩的跳皮筋。



“以前的操场,地基是塌的,篮球架是坏的,篮球板松松垮垮都会掉下来,体育课学生们只能丢沙包或者跳房子,偶尔跳跳绳。”何老师说学生们渐渐都觉得体育课没什么趣味性,老师也很无奈。


“以前说的最多的就是要他们小心,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!我都崴过脚!”


随时可能会崴脚的地面


现在孩子们每到下课或体育课,都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奔向操场,不管对运动擅长与否,孩子们都渴望着自由奔跑,强身健体。


此外何老师发现,阳光操场建成的好处,远不止这些。学生们对体育课热情逐渐高涨,何老师看到在球场上酣畅淋漓的他们,也深受感染,开始忍不住跟学生们打成一片。



“一开始跟他们打乒乓球,他们还会害怕。问我‘老师可以下场吗?’我说只要你能把我打输了我就能下场,按规则公平比赛!”


这是前所未有的,在大多乡村孩子们眼中,老师是权威不可侵犯的。而何老师看到这些孩子,“体育老师应该跟孩子们一起玩”的念头在他心里日渐肯定。


“尤其是很多内向、孤僻的孩子,有个叫小辉的男生,没有乒乓球台的时候,他不怎么说话,后来阳光操场建成,他因为喜欢打乒乓球,我们打了很多次,后来也敢跟老师交流,甚至上别的主课也敢举手发言了,最让我高兴的他们性格更开朗,也更自信!”


主动找学生一起打球,这是何老师在操场建成后的一个尝试和突破,不仅让孩子们更开朗,敢于表达自己,也增进了师生感情。这在以前的破旧操场时代,何老师从不知道,体育课对孩子们的成长作用可以这么大。


2


12岁的继明是五年级班的一员,也是何老师最得意的门生。



“以前我们只有体育课不下雨才能打一下球,没有篮筐,现在打起来爽多了,我们中午也打!”继明最喜欢体育课,他说很放松,平时是何老师最大的PK对手!



平时的继明是个沉稳安静的男孩,而在操场上画风大变,用“动如脱兔”形容再合适不过。比起乒乓球,他更爱篮球,颇有范儿的他甚至吸引了不少“迷妹”在球场边围观。



由于喜爱,在操场没建好前,继明就曾自己默默的在老操场边看着高年级的哥哥打篮球,而老师教的一些技术,包括发球、投篮姿势等,自己也学的十分认真。


而说起梦想,继明也希望以后能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,在球场上投出一个个漂亮的3分球。


写在最后


在“加油一起成长”月捐人的努力下

威宁的8所小学

已全部完成“阳光操场”的建设

并投入使用


你的每月100元

让乡村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

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

更重要的是

打开了他们的身心之门

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

更高、更快、更强


每多一个城市家长开通月捐

就可能多一个内向孤僻孩子的突破

变得开朗自信

也让您的孩子多一个成长中的小伙伴

打开彼此的心门

一起加油成长
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4号楼一层101 邮编:100191

咨询热线:010-62655199 投诉热线:010-62657336 总机:010-82872688 传真:010-62526268

客服邮箱:fuwu@fupin.org.cn 网址:www.yuejuan.org.cn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保留所有权利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859号

京ICP备11037836号-10